第(2/3)页 在看到正冲自己微笑的孙途时,戴宗不禁大为敬佩地一抱拳道:“孙团练果然治军有方,下官佩服。” “呵呵,戴院长神行太保之名也果然非虚,本官也深感佩服哪。”孙途笑着回了一句,这才把人请进了自己的中军帐中,并让两名亲信守在帐前,不让任何人靠近。 等到确保二人的对话不会被别人听去后,孙途才压低了声音道:“戴院长可是从水泊而来?” “正是。”戴宗点头道:“果然让团练和公明哥哥说中了,梁山的那些兄弟极重义气,一听说公明哥哥落难,他们都叫着要来江州救人。不过山寨里的军师吴学究却认为强攻难成该当智取,这才让他们没有即刻赶来江州救人。” 孙途点了下头:“想必他们已经定下救出宋兄的妙计了?” “正是。人在江州,以梁山泊上人马实力恐怕很难有十成把握救人,可只要能让官府把公明哥哥送出江州,他们就只需找一合适的地点加以伏击便可顺利将他救出来了。”戴宗说着,又一拍自己随身的褡裢:“梁山泊中果然多能人异士,他们居然找来了两个善于模仿他人笔迹和刻印的高手来,居然就当了我之面把蔡京的回执和书信都给仿写了出来,当真是惟妙惟肖不见半点破绽。”说着,他又有些兴奋地赞叹起来。 在戴宗看来,这一计策确实是再妙不过了。只要自己将这些公文书信交到蔡九手上,无论于公于私他都会按自己父亲说的办,然后把宋江押送去东京定罪,到时梁山人等便有救他的机会了。 孙途却没有像他那样乐观,只是正色道:“你可记得当日他们刻了几颗蔡京的公私印章,可有仔细看过上头的内容吗?”他可还记得此事露陷的问题所在呢,便问了一句。 “这个……我记得只有一方印章,上头所刻乃是翰林蔡京四字。据那刻印高手金大坚所言,这蔡京与人往来公文书信都是用的这方印,应该不会有什么差错吧?”戴宗有些疑惑地问道。 “翰林蔡京,翰林蔡京……”孙途嘴里小声嘟囔了几次,其实他对这些文人的习惯还真知之不多,只是凭着前世看书所得做出的预判,“他无论于公于私都是用的这一方印?那对自己儿子是否也如此生分?要知道你送去的可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蔡九的家书啊。” “这……”经他这一提醒戴宗也有些含糊起来,脸上也迅速布上了一层忧虑之色:“这却如何是好?”此事关系到宋江生死可不能有丝毫破绽哪。 “我想以吴学究的才智即便一开始有所疏忽之后却必然会察觉破绽所在。说不定此时他们已经派人追你而来,只是戴院长你脚程极快,他们才会一时追赶不上。”孙途沉吟后说道:“不如你且先在我营中待上一两日,看有没有办法弥补这一问题。” “可是我已离开江州三日了,以往太守让我送信都会在三日后返回,这次要是迟了可不好交代,更容易被他们怀疑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