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今天跟着走了一天,累了吧?” 老赵校长声音有些沙哑乏力,整个人显得很疲倦。 说来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平时也不是什么运动健将,哪里能跟年轻人比。 楼岚摇头,往篝火的木柴缝隙里塞了根随手捡的小树枝:“还好。” 老赵校长叹了口气,饱经风霜的脸上是深沉的疲倦:“其实每次这样的家访,大概率上都是徒劳的。除了一些重男轻女的,但凡有能力,做父母的不至于连个小学都不让自家孩子上完。” 一来,是现在社会在进步,思想跟不上社会发展的父母辈也有各种渠道接触外面的一切。 不说多聪明,只要不是脑子蠢笨到有病的程度,都知道读书,有点文化,到了社会上更好讨生活。 二来,义务教育普及,学费已经不再是什么重担。 还有一个,比较无奈,但也占很关键的因素,那便是孩子年纪太小了,出去打工都没人会要,连工地上都不敢要。 至于让孩子回家种地?那又能给家里添多少助力呢?还不如占占国家便宜,把九年义务教育给读完,好歹还能得个初中文凭。 可有些人,确实是穷到连孩子外出求学的生活费都负担不起了。 这种情况,是最让学校老师无奈的。 老赵校长见多了,家访开始的时候就知道结果。 可这样却更让楼岚敬佩。 因为知道结果无用,却依旧凭借本心去做,去努力。 哪怕是徒劳,是一场空。 或许是年纪大了,或许是心理承受能力到了一个极限,辛苦奔波了一整天的老赵校长身体很疲倦,精神却安静不下来,对着篝火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话。 说落虹村小学这些年送走了多少孩子,说这些孩子里多少人念完了小学,念完了初中,上了高中,考了大学...... 说下半年能有几个孩子入学。 “其实我倒是希望哪一个九月,没有一年级的孩子来咱们小学入学。” 因为那样,便是代表着孩子被父母带到了外面去,带到了不用走这条艰难上学路的外面去了。 沉默了许久,楼岚终于开口,却是说:“等到放暑假的时候我要回老家一趟,考个教师证。” 老赵校长不明所以地抬头看他。 楼岚用手里的棍子捅咕了一下火堆,没抬眸,只是陈述自己的决定:“等考完了,就正式来落虹村当老师,以后接你的班儿。什么时候没学生了,什么时候我再走。” “这、这......”老赵校长浑身一震,眸光闪烁,结舌半晌,终于抬手顶了顶眼镜,表情半是激动,半是复杂:“你怎么有这个想法?” 他也说不清楚自己是该高兴好,还是该把人给劝住,让他不要一时冲动做下错误的决定。 这个决定错误吗? 对于他,对于落虹村小学,对于这一片山的山民来说,当然是很好的。 可对于楼岚,对于这么一个多才多艺又脾气好有想法的年轻人来说,年纪轻轻就要来到这样的大山里头呆着,做这样一份注定没有前途的工作,绝对是不好的。 楼岚抬眸笑了笑,手上的棍子往火里一丢,拍了拍手,去摸挨着烘烤的烤土豆,确定热了,就摸了一个给老赵校长递过去:“其实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还在琢磨。” 第(2/3)页